网站地图
RSS订阅
收藏本站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招聘信息

人才网站的成功之道—访智联招聘网CEO刘浩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6-7-21 21:07:49 人气: 标签:智联人才网招聘网
导读:《互联网周刊》: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否很严峻,求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?刘浩(以下简称刘):目前的就业形势要从两方面来说,一方面求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,但职…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否很严峻,求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?

  刘浩(以下简称刘):目前的就业形势要从两方面来说,一方面求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,但职位的数量也在大量增加,因为我国这几年整体经济势头一直非常旺盛,所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。但对于大学生来说,形势可能就比较严峻,因为职位的增加不可能跟上这两年大学扩招40%、50%的速度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那么这种大是否催生了更多的招聘类网站?

  刘:竞争确实很激烈。最近一两年之内,很多竞争对手都开通了招聘求职类的网站,有很多是地方性的,也有很多网站的定位是要做全国范围的。而且几乎每一个省,每一个市的人才公司也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。如果上百度或者Google搜索的话,国内大大小小号称做招聘网站的怎么也有几百家。但是,这些网站绝大部分是不成规模的,而各省市的人才网站大部分则不是真正的商业运作,它不需要靠做网站的收入来支撑整个公司的运作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竞争激烈是否因为招聘类的网站进入门槛很低?

  刘:我恰恰认为这个行业的门槛是高的,不论是,还是跟这个行业有接触的人,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个行业的本质。想做一个比较成功的招聘网站,不是花一笔钱,打一堆广告,找些人就能做起来的,虽然想象起来可能很简单。

  招聘网站从1998年、1999年发展到现在也有几年了,但真正能形成规模,有足够多的信息量、信息足够准确、真实的不多。这些年基本没有什么一家新进入的公司,这也说明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想做成功不容易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现在大的门户网站也都有求职频道,那么专业的招聘网站有什么优势吗?

  刘:举个例子,搜狐也一直在才招聘,它的求职频道在几大门户中是经营时间最长的。但是目前这些门户网站从招聘中能得到的收益是不多的,尽管他们的流量很大,因为招聘网站专业性非常强,这个行业更类似于携程、e龙那样的垂直专业网站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招聘类网站最基本的商业规律是什么呢?

  刘:是服务!这是我们和门户网站最大的不同。门户网站基本是做品牌的,它的销售不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。而招聘类网站不能简单理解是一个信息平台,我们需要服务于两类群体,求职者和招聘企业。针对这些企业要做深入细致的服务。什么是服务?不是企业打来电话说我想招什么样的人,然后我们登个广告这么简单,这里有很多事情需要做: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,职位如何描述,在网站上的分类如何做,更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查找。后续服务也很重要,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,队伍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立的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也就是说招聘网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?

  刘:确实不是这样简单,现在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提口号说自己是服务型企业,但大部分做招聘的网站就是服务型企业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服务行业是最难标准化的,那么服务的优势如何靠制度和手段固化下来呢?

  刘:做客服其实是一个整体,从前端的销售,到后端的技术人员,必须要联系起来。比如客户有一些特殊需求,那么后端的数据库如何设计,企业的简历如何管理,需要整体的协调。从深化客户关系的角度来讲,就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,为客户提供一些专业性的东西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那么招聘类网站的成功有可能复制吗,复制起来困难吗?

  刘:这种模式谁都可以复制,但是想做出规模来,现在应该说很难了。因为这已经不是一块空白的市场了。一个客户,通常在选择刊登招聘广告的时候也不会乱投,不会来一个新进入者就去投。企业一般也就会投两三家,分给两家的比较多,找三家就已经很少了。

  《互联网周刊》:未来招聘网站是否还有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?

  刘:从国外的趋势看,网络招聘能占到人才招聘30%以上的比重,而在我国可能也就在10%左右,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智联现在正和合作一个人力资源节目,当初是想做一个招聘类的娱乐节目,这样正好双方都可以发挥优势。但我觉得其实、短信,都是下一步可以考虑的,我们也在尝试,想在一个新的渠道建立初期占据一个比较好的,但是现在我们还不便多说。

推荐: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